刑法

提醒所有人:骂人已经违法,不是小事!情节严重真的会坐牢

日常生活里,谁还没遇到过几句口角?有时候急了眼,忍不住说几句难听的话,总觉得“就是随口发泄”“没什么大不了”。但从现在起,这种想法可得改改了——骂人早就不是“道德小事”,而是可能触及法律的“风险行为”,情节严重的甚至会面临牢狱之灾,千万别再抱着侥幸心理了。

刑法 侮辱罪 诽谤罪 处罚法 妨害公务罪 2025-11-17 20:17  2

古代十大刑法盘点:针对女性的很可耻,但其中一种如今却成时尚

“拶子一合,美甲夹板一开,中间隔着三千年,却像照镜子。”——刷到这条留言时,手指莫名发凉。故宫淘宝爆款“宫廷护甲套装”刚上架,就有人把图贴到史料底下:清代拶刑的铜齿,和打磨甲面的金属片弧度几乎重合。评论区先笑后静,没人再玩梗,仿佛集体被掐到麻筋:原来疼与美的分

时尚 古代 刑法 女犯 杖刑 2025-11-17 17:38  2

吓哭父母、惊动警察!AI整蛊跨境疯传,青少年跟风竟触犯刑法?

“救命!流浪汉闯进我家了,孩子一个人在家!” 前几天广州番禺某小区的业主群,被一张惊悚图片搅得鸡犬不宁。画面里,一名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堵在住户家门口,屋内孩子攥着扫帚瑟瑟发抖,眼看就要“遇险”。业主们炸开了锅,有人急着喊物业调监控,有人要组织邻居上门帮忙,还有人

父母 青少年 警察 刑法 流浪汉 2025-11-11 19:04  2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规定,对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网络 法律 刑法 刑事 刑事案件 2025-11-15 15:51  3

熊波|数据财产权的分置性理论构造与刑法保护

《数据二十条》确立的数据财产权的分置性结构为刑法保护数据财产提供了最新思路。目前刑法理论界探讨的笼统性、一体式的完整独立数据财产权,以及实务界对同一类型数据财产性认定的迥异,无法涵盖纯粹财产性利益和有限性数据财产权保护,缺乏分置性保护理念,进而无法满足数字经济

刑法 熊波 财产权 人格权 分置 2025-11-15 09:00  5

明确法律边界保护已公开个人信息

近年来,司法实践中不断出现提供或出售已公开个人信息的案件,亟待司法机关对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已公开个人信息具有可识别性,直接影响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形象。如果任何人获取后可以随意处理,或公开与使用脱离了个人所允许的范畴,信息主体的个人形象就有被

法律 刑法 民法典 法益 让渡 2025-11-14 09:04  2

【法考 刑法知识点学记 2025.10.30 故意认识的内容和程序】

1.故意犯罪需要认识到主体(如贪污犯-需要在犯罪前有国家工作人员)、对象(强奸罪中的强奸幼女的行为需要在实施前认识到对方是幼女,小于12周岁的幼女除外)、不具有违法阻却事由(不具有违法阻却事由是指某人的行为在事实上或行为上违反了法律规定,并且不存在任何可以排除

程序 学记 刑法 故意犯罪 知识点学记 2025-10-30 10:15  3

洗钱罪的辩护如何突围?从三个问题出发 | 大成·实践指南

近年来,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交织影响,国内外反洗钱形势日益严峻。洗钱者通过在“避税天堂”,如英属维尔京群岛、塞舌尔等国家/地区,设立所谓的离岸公司,再通过虚构商业交易对犯罪所得收益进行处置,并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来回流转,最终实现资金融合,以达到

洗钱 刑法 天剑 洗钱罪 张明楷 2025-10-23 00:19  2

别踩“开盒”红线!网暴每步操作,都要担法律责任

随着网络社交的普及,“开盒网暴” 逐渐成为危害极大的新型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它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为起点,通过公开曝光、煽动攻击等方式,将线上矛盾延伸至线下,给受害者及其家人的生活和心理带来毁灭性打击。那么这个行为背后涉及什么样的法律代价呢?一起来看看。

法律 刑法 公民 手机短信 诽谤罪 2025-10-28 10:03  2

李明泽|元宇宙空间性侵害行为的刑法适用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持续朝着构建元宇宙的目标前进,虚拟空间内的性侵害行为也表现出新的特点。这种变化主要归因于技术营造的沉浸感的增强,导致用户在遭受虚拟性侵害时,受到的精神伤害会加剧。目前,学界对于元宇宙性侵害的探讨还停留在“概括性入罪”的阶段,需要进行技术祛魅

李明 刑法 性侵害 宇宙空间 宇宙空间性侵害 2025-10-21 09:00  3

网红悬赏20万寻救命恩人系摆拍: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的法律边界

近期,自媒体账号“宋雨霏”发布“悬赏寻找救命恩人”系列虚假视频,通过编造“感谢救命恩人家人”“拜访救命恩人母校”等情节引发广泛关注,最终因涉嫌炒作被依法处理。此类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规定

法律 救命恩人 公共秩序 刑法 宋雨霏 2025-10-13 02:45  4